青水 2024-09-03
原載于國家人文歷史微信公眾號(ID:gjrwls),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請勿轉(zhuǎn)載。
370年正月,一個勁爆的消息在秦國(前秦)都城長安炸開:去年剛隨父親慕容垂逃出燕國、投靠皇帝苻堅的慕容令,在隨軍征燕之時,又逃歸燕國了!
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被苻堅委以重任的慕容垂震驚了,他想不通兒子怎么也不打個商量突然就叛逃了,而且事前毫無征兆,這下子豈不是要把一家人都連累了……
連燕國朝廷聽說了也覺得奇怪,又沒人去招降,去年逃出去的叛徒怎么突然又回來了?
慕容令用此舉為自己奏響了死亡的前奏,直到他被斬殺之際也不知道,自己落入了怎樣的圈套中。
具像化的“借刀殺人”
身為前燕皇族成員的慕容令為何投靠前秦,又為何要跑回前燕?這還要從他的父親慕容垂還是前燕吳王時說起。
慕容垂驍勇善戰(zhàn)、勇猛過人,屢立戰(zhàn)功。建熙十年(369),慕容垂擊敗東晉大司馬桓溫,威名越發(fā)高漲,但回到都城鄴城后,等待他的不是重用和獎賞,而是太傅慕容評和太后可足渾氏的密謀加害。
慕容垂不忍骨肉相殘,假借外出打獵,換上便裝逃出鄴城,帶著子侄親信投奔了前秦皇帝苻堅。
苻堅早就有圖謀前燕的想法,聽說慕容垂來到后十分高興,對慕容垂及隨其而來的子侄予以厚重禮遇,賞賜頗多。前秦大臣姜讓形容二人是“一見傾心,親如宗戚,寵逾勛舊”。
但大臣們就不這么想了。股肱之臣王猛對苻堅進(jìn)言說:
“慕容垂父子,譬如龍虎,非可馴之物,若借以風(fēng)云,將不可復(fù)制,不如早除之。”
光祚也提醒苻堅:
“慕容垂可不是一個久居人下的人啊。”
然而苻堅一心招攬各路英雄,決定誠心誠意地接納他們。他任命慕容垂為冠軍將軍,封為賓徒侯;任命慕容垂的侄兒慕容楷為積弩將軍。
370年,前秦以王猛為統(tǒng)帥,率領(lǐng)步、騎兵三萬人發(fā)兵征燕。鑒于慕容垂一家來自前燕,王猛順理成章地請慕容垂嫡長子慕容令參與這次軍事行動,讓他來作向?qū)А?/p>
按照出征計劃,慕容令和先頭部隊(duì)先行出發(fā),王猛作為主帥晚幾日再走。
臨走的前一夜,王猛竟令人意外地到慕容垂府上做客。慕容垂絲毫不敢怠慢,畢竟一來迫切想要拉近與王猛的關(guān)系,二來還要拜托王猛照顧自己的愛子。兩人開懷暢飲,大快朵頤,越喝越盡興,對慕容垂來說,似乎已經(jīng)看到兒子建功立業(yè)的美好前景了。
第二天,大軍開拔,一路征戰(zhàn)非常順利,很快就占領(lǐng)了前燕西部重鎮(zhèn)洛陽。就在軍隊(duì)?wèi)c祝之際,慕容令的軍營里突然來了位老友,此人名叫金熙,是慕容垂帳下親信,他騎快馬急匆匆趕來,稱自己有要緊的事相告。
于是慕容令屏退左右,這時金熙掏出一把佩刀,掩聲說出慕容垂的口信:
“我們父子來到這里,是因?yàn)橐颖芤凰?。如今王猛憎恨我們?nèi)缤饠?,讒言詆毀日益深重,秦王雖然表面上對我們?nèi)屎裼焉?,但?nèi)心難知。大丈夫逃避死難而最終卻不能幸免,將被天下人恥笑。我聽說燕朝近來開始幡然悔悟,國主、太后相互自責(zé)過錯,我現(xiàn)在要返回燕國,所以派使者去告訴你。我已經(jīng)上路了,你有機(jī)會就迅速出發(fā)。時間緊迫,來不及寫信,特派人傳口信,以佩刀為證。”
慕容令聽到這話大吃一驚,他心里還有許多疑問,但金熙急匆匆走了,只留下他猶豫不決,又無法去核實(shí)。思前想后,看著父親的佩刀,又心懷故國,他這才帶著過去的隨從逃出軍營,投奔了樂安王慕容臧。
消息傳回前秦都城長安,讓慕容垂也大驚,他搞不懂慕容令怎么會毫無征兆地做出這種傻事。出于害怕,慕容垂也倉皇出逃,卻在藍(lán)田被追趕的騎兵擒獲。
好在苻堅并沒有怪罪慕容垂,還安慰他道:
“你因?yàn)樽约?、朝廷爭斗,委身投靠于我。賢人心不忘本,仍然懷念故土,這也是人各有志,不值得深咎。然而燕國行將滅亡,不是慕容令所能拯救的,可惜的只是他白白地進(jìn)了虎口而已。況且父子兄弟,罪不株連,你為什么過分懼怕而狼狽到如此地步呢!”
在這之后,苻堅對待慕容垂還同過去一樣,但慕容令的運(yùn)氣就沒有這么好了。前燕人懷疑他是前秦派回來的奸細(xì),把他遷徙到沙城。慕容令自己推測遲早不能免禍,密謀起兵反叛,最終被擒獲斬殺。
慕容令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,這一切竟都是王猛設(shè)的局。
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原來,在那個王猛和慕容垂觥籌交錯的夜晚,王猛一邊喝著酒,一邊不慌不忙地對慕容垂說:
“值此遠(yuǎn)別之時,贈送我點(diǎn)什么東西呢?以使我睹物思人。”
慕容垂便當(dāng)即解下自己的佩刀贈送給了王猛。
只能說,王猛的演技太好了,《資治通鑒》描寫他此刻的神情是“從容”。雖然他此時腦海里可能已經(jīng)浮出無數(shù)個置慕容垂父子于死地的構(gòu)想了。
抵達(dá)洛陽以后,王猛又賄賂了慕容垂的親信金熙,讓他裝作慕容垂的使者,教他怎么去欺騙慕容令。最后,雖然慕容令的死有較多影響因素,但最初的起點(diǎn)就是王猛的“金刀計”。
無解的局是如何做出來的?
其實(shí),史書記載慕容垂交給王猛的是自己的佩刀,沒有說是什么材質(zhì),但后世給這個反間計起了個響亮傳神的名字——“金刀計”,遂成為傳說中陽謀的典范之一。
計謀可以說是一門博弈學(xué),施計方要猜對手的心思,然后計劃,這中間還伴有極大的不確定性,如果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、一方?jīng)]有按照預(yù)想來,整個計策就有可能功虧一簣,因而呈現(xiàn)出很強(qiáng)的“戲劇性”。
比如《三國演義》中的“蔣干盜書”,周瑜對曹操陣營的蔣干實(shí)施反間計,他設(shè)盛宴款待蔣干,假裝喝得酩酊大醉、鼾聲如雷。蔣干便趁機(jī)偷看起周瑜的文書,發(fā)現(xiàn)了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。這其實(shí)是周瑜故意安排的反間計,曹操果真上了當(dāng),斬了蔡瑁、張允。而在這場計謀中,蔣干偷看文書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,如果蔣干沒有偷看,那整個計策就會失敗。
但是陽謀不一樣,陽謀通俗地說就是光明正大地給你挖坑。頂級的陽謀,是讓你明知道是坑,卻毫無破局之法,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跳。
以金刀計為例,慕容垂父子的行動完全在王猛的掌控之中,王猛不需要猜測慕容垂父子的心思,但是他們的每一步都只能按照王猛的設(shè)想做,這完全是王猛單方面的計劃和狙殺。慕容垂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對手,送了兒子的命還念王猛的好。
為什么王猛的金刀計可以如此順利呢?
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對稱。慕容垂在前秦勢單力孤,而王猛則掌控朝政,于是王猛利用自己的權(quán)力制造了信息的不對稱,然后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設(shè)下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的局,每一步都讓慕容垂父子只有一條路可以走:
第一步,請慕容令隨軍出征。王猛奏請皇帝讓熟悉前燕的慕容令做向?qū)?,合情合理,苻堅不會拒絕;慕容垂父子為表忠心,更不會拒絕。
第二步,打時間差。既為向?qū)В悄饺萘畋阋拖阮^部隊(duì)一起出發(fā),合情合理。所以王猛到慕容垂家喝酒時,慕容令已不在家中,父子二人無法及時溝通。
第三步,拿到信物。王猛與慕容垂喝酒,喝到興致正濃時,要拿一舊物睹物思人,合情合理。就算不是佩刀,慕容垂也會送其他東西,所以總能拿到信物。而贈送佩刀這種看起來無關(guān)緊要的消息,也不會有人特意去通知,慕容令也就無從知道父親的佩刀已經(jīng)到了王猛手中。
第四步,親信出面。金刀計的關(guān)鍵一環(huán),是慕容垂的自己人出面,才能讓慕容令相信這番說辭。慕容垂的親信并不是忠心不二的,他幾次出逃,手下親信叛逃的人就不少。被王猛選中的這位金熙,原本就貪財,現(xiàn)在隨慕容垂寄人籬下,王猛拋出橄欖枝,金熙便順理成章地背叛了舊主。
第五步,精妙的時間點(diǎn)。王猛把金熙報信的時間卡在了前秦軍隊(duì)攻破洛陽之后,前燕形勢危急,此時來說太后后悔謀害慕容垂,更是合情合理。慕容令看到父親的貼身佩刀,只能想逃與不逃,卻忽略了情報真與不真,只能走王猛設(shè)計好的那一步,精準(zhǔn)掉進(jìn)陷阱里。
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下,慕容垂父子陷進(jìn)局中而不自知,既然不知道是局,那破局更無從談起。
歷史的最終結(jié)局又如何?
單看金刀計本身是極其成功和精妙的,但是最后慕容垂沒有死,王猛的金刀計便只能說是成功了一半。造成這個局面的關(guān)鍵人物便是苻堅。
苻堅先后收留和招降了慕容垂、慕容泓、姚萇等鮮卑人、羌人,并對這些異國王公大臣委以重任。
但王猛始終認(rèn)為這些人存有異心。既然苻堅不殺慕容垂,王猛便選擇了自己動手,于是才有了“金刀計”,然而最后苻堅沒有殺慕容垂,反而繼續(xù)重用。
王猛死后,苻堅決定攻打東晉,并御駕親征。結(jié)果淝水之戰(zhàn)中,他指揮不當(dāng)致使前秦軍慘敗,只有慕容垂的部隊(duì)保全,苻堅率殘兵逃到了慕容垂處。
慕容垂想借機(jī)恢復(fù)燕國,又念著苻堅的好。最終,慕容垂還是選擇了背叛,他沒有親手殺死苻堅,而是領(lǐng)兵北上,建立了后燕。慕容垂給苻堅寫信討要鄴城,讓其主動撤軍。苻堅氣得暴跳如雷,后悔自己養(yǎng)虎為患,但又無可奈何。
苻堅最終死于慕容沖和姚萇的聯(lián)合圍攻。姚萇派人去向苻堅索取傳國印璽,又要求苻堅禪位于他。苻堅自認(rèn)對姚萇有恩,越發(fā)憤恨,多次痛罵姚萇,以求一死。最終,姚萇派人把苻堅吊死在了新平的佛寺。
不知道苻堅在臨死前,會不會想起當(dāng)年王猛在臨終前對這位氐人皇帝所說的肺腑之言:
參考資料:
《資治通鑒》
《晉書》